港口迎戰(zhàn)出貨潮海運瘋狂“搶艙位” 運價火箭式飆升6月或再漲60%
來源: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:賴鎮(zhèn)桃2025-05-23 09:24

“這幾天的貨量就像洪水突然放出來了,采購商在恐慌性囤貨,運力短時間跟不上,現(xiàn)在的航運市場有點像回到了2021年疫情那會?!必洿袠I(yè)的上海金色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金堂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形容。

從美國采購商、中國外貿企業(yè)到物流公司,全都在和時間賽跑。

據(jù)新華社報道,5月12日,《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(lián)合聲明》(以下簡稱“聯(lián)合聲明”)發(fā)布。按照雙方達成的共識,美方取消其中共計91%的加征關稅,暫停實施24%的所謂“對等關稅”90天,保留剩余10%的關稅。中方也相應取消和暫停了部分反制關稅。

90天的“休戰(zhàn)”,為原本積壓在倉庫里的大量庫存、美國采購商遲遲不敢落下的新訂單提供了一個出口。

這邊“搶出貨”,另一邊的船公司也忙不迭發(fā)漲價通知,尤其最近一兩周的美線艙位基本已經全線排滿。

不過,在幾位受訪的貨代人士看來,運價瘋漲、一艙難求的局面或只能持續(xù)一段時間,長遠來看,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將會打壓對美出貨量,海運市場重回平淡在所難免。

港口本周迎戰(zhàn)出貨大潮

林金堂是美線貨代的一線從業(yè)者,見證了這段時間出口訂單的大起大落。“美國宣布所謂‘對等關稅’后,貨量萎縮了30%~40%左右。但聯(lián)合聲明一發(fā),美國采購商都在抓緊90天的窗口期拼命補貨,這幾天我們的出貨量增加了50%都不止?!绷纸鹛孟蛴浾哒f道。

據(jù)貿易追蹤機構Vizion,截至上周三,過去7天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日均預訂量較前一周猛增277%,從5709個標箱飆升至21530個。

出貨需求的井噴,也已經反映到運價指數(shù)中。據(jù)上海航運交易所發(fā)布的最新一期周報,5月16日,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較上期大漲31.7%、22.0%。

Drewry世界集裝箱指數(shù)顯示,5月15日,從上海到紐約的運費較前一周飆升19%,上海到洛杉磯的運費較前一周上漲16%。從最新的中美貿易走勢來研判,Drewry預計由于運力短缺,未來一周跨太平洋即期運價還將上調。

壹航運創(chuàng)始人兼CEO鐘哲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,雖然美方對中國還保留了20%的芬太尼關稅,但是所謂“對等關稅”從原先最高的125%大幅下調到10%的水平,還是遠超業(yè)界預期的,所以上周開啟的出貨狂潮,主要基于兩大原因,一是此前一個多月,美國宣布對華征收累計高達145%的關稅,基本上很多貨物對美出口已經處于停滯狀態(tài),12日中美發(fā)布聯(lián)合聲明后,大量工廠就會抓住90天暫停高額關稅的時間窗口,把此前積壓在倉庫的貨盡快搶運出去。

二是美國采購商也在加大下單力度。鐘哲超表示,一般而言每年的7月到9月是傳統(tǒng)海運旺季,因為美國進口商會在此期間采購年底圣誕節(jié)、“黑五”的商品,采購旺季和窗口期存在一定重疊。等到暫免關稅到期,美國的關稅政策會如何調整是個巨大的未知數(shù),所以美國采購商會提前下單、鎖定現(xiàn)在的稅率,這也是近期航運需求猛烈走高的原因之一。

深圳鹽田港作為中國美線出口的第一大港,承擔著全國對美出口超四分之一的貨量,被視作中美貿易的晴雨表之一。

同在貨代行業(yè)的深圳市眾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甘建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,互降關稅的消息出來后,船公司到北美的貨運船已經全部滿負荷運行,“上周大家都在協(xié)調艙位、報關和裝船,港口出貨還比較正常,但預計這周鹽田港就會出現(xiàn)排長隊、大擁堵的情況?!?/p>

港口即將迎戰(zhàn)“搶出貨”高峰,一些行業(yè)的出口熱度尤其高漲。鐘哲超留意到,這輪“搶出貨”的主力還是在衣服、鞋類、玩具、家具等大眾消費品,因為這類日用品附加值不高,對關稅高度敏感,主要依賴海運,所以他們需要緊抓90天的窗口期快速把產品運出去。

艙位再成“硬通貨”

關稅下調的利好出來后,林金堂的貨代公司剛開始還沒有出現(xiàn)外界想象中忙得不可開交的情形,他表示,“來咨詢、下單的客戶確實明顯變多了,但是整個市場都沒有多余的艙位放出來,我們也忙不起來?!?/p>

林金堂補充道,一般外貿公司、貨代會和船司簽約,確定未來一段時間的訂艙數(shù)量,比如一些客戶原本預約了5月份美西線的10個艙位,上周開始關稅政策一變,出貨量突然大增可能會需要20個艙位,但是船司只能兌現(xiàn)約定的10個艙位,多出來的艙位需求就要到市場上四處尋覓?,F(xiàn)在船公司都已經處于超接狀態(tài),要大量甩柜,幾乎找不到空余艙位,除非是找不同渠道加價訂艙,但現(xiàn)在運力緊張,還是有可能出現(xiàn)加價訂艙后再被船司甩柜的情況。

“現(xiàn)在的情況就是誰掌握艙位,誰賺錢?!绷纸鹛帽硎?,現(xiàn)在訂艙的需求暴增,船公司即使放艙也會優(yōu)先把艙位放給關系好的人,所以這些掌握船司資源的中間商會成為這輪出貨潮的隱藏贏家。

4月份,美國政府宣布對外加征關稅,導致出口美國的貨物量驟減,不少船司重新調整了美線船隊,大量美線航次停航,eeSea數(shù)據(jù)顯示,4月遠東—北美航線預計取消49個航次,5月已記錄36個空白航次,預計跳港總數(shù)將超40個,加上部分船只被抽調到歐洲、南美、亞洲等,以至于上周開始美線貨運需求突然猛增,船司短時間內難以提供充足運力,頓時變得“一艙難求”。

短短幾天時間,航運市場就從買方市場逆轉成賣方市場。“之前是船公司求著客人要貨,現(xiàn)在是客人求著要艙位,我們也只能和客戶說‘沒有艙位了,你要加錢去擠’?!绷纸鹛脽o奈表示。

由此,手握航線資源的船司也就掌握了定價的主動權。鐘哲超告訴記者,12日中美發(fā)布聯(lián)合聲明,13日船司一紙漲價通知就發(fā)出來了。以美西線為例,5月10日的運價是2347美元/FEU,5月13日部分船公司宣布漲價1500美元/FEU,幾天之內漲幅達到64%。而且接下來估計還會繼續(xù)猛漲,現(xiàn)在已經有船公司發(fā)通知,6月1日開始還要大幅漲價,已經報出的價格最高已經達到6100美元/FEU,對比月初漲幅達到170%多。

甘建軍表示,這段時間他也眼看船司一輪又一輪地漲價,15日美線普漲400美元~700美元,25日船司要加收旺季附加費,6月1日開始又要漲兩三千,相當于短短半個月內漲幅接近200%。所以對外貿企業(yè)來說,關稅大幅下調之后,運費水漲船高,漲幅反而逼近原本高關稅的成本。

這兩天,林金堂的貨代公司又變得異常繁忙,因為眼見6月船司漲價,很多外貿企業(yè)都瘋搶5月的艙位,希望趕在6月運價飛漲之前把貨出掉,還有就是美線的加班船終于慢慢增加。

面對運力緊張、運費火箭般飆升,不少船公司已在重新調配運力,加大美線供給。鐘哲超表示,這幾天,赫伯羅特、萬海、由日本三大航運公司整合而成的ONE船公司,都陸續(xù)宣布開通美線加班船;以星航運4月份剛宣布暫停的美西快線ZX2現(xiàn)在又快速宣布復航;原本專注亞洲及俄羅斯業(yè)務的高麗海運,還在16日宣布新增美線服務。

但是,美線運力的恢復預計還要一段時間。甘建軍提及,4月份的時候,很多船司把5月份的美線運力抽走了30%~40%,現(xiàn)在最快的加班船復航也要等到5月底。那些被直接調到其他航線的船慢慢回來,也要三四周的時間,所以短期內運價還會持續(xù)高企。不過,即使后面美線運力慢慢恢復,船公司也會掌控節(jié)奏,避免價格過快回落。

在多元化的路上狂奔

林金堂從事美線貨代有二十幾年時間,經歷過不少國際貿易的風波,回想起特朗普上一任期掀起的貿易戰(zhàn),他感覺關稅的沖擊都還在可承受范圍,當時疊加疫情的因素才給國際航運市場帶來劇烈波動,但今年美國的關稅政策則是“節(jié)奏很快,來得很快,去得也快”。

這樣的后果就是把全球出口商、采購商和物流企業(yè)都推向巨大的不確定性?!半m然大家都能預期極限施壓的貿易戰(zhàn)不會持續(xù)很久,但是三個月的窗口期結束,關稅政策會有什么走向,都是很大的未知數(shù)?!绷纸鹛谜f道。

對外貿企業(yè)來說,要生存只能在政策波動的間隙尋找機會。鐘哲超表示,特朗普政府宣布所謂“對等關稅”后,確實不少外貿企業(yè)會借道東南亞出口美國,但上周美國大幅下調對華關稅后,轉口貿易就沒有意義了,因為直接出口和中轉貿易的成本幾乎持平。但三個月后,東南亞的價值會不會再次顯現(xiàn)則不好說。

關稅的不確定性依然為國際貿易蒙上陰影,不論是中國外貿企業(yè),還是美國采購商,能采取的應對之策都是多元化。

甘建軍提及,幾天前他和美國大型商超的采購經理、供應鏈經理交流,即使美國采購商都在緊抓這三個月的窗口瘋狂囤貨,但貨量預計只有去年同期的七八成,一是美國降息一再延后,很多大型商超傾向于先把貸款還清,剩余的采購資金有限,二是互降關稅后,現(xiàn)在美國對華平均稅率還是超過50%,特別是鋼鋁的平均關稅高達73%,仍然偏高,所以這些美國采購商也在分散采購渠道,增加在東南亞、南亞的采購。

國內外貿企業(yè)也面臨兩種抉擇。林金堂表示,要對沖美國關稅的風險,外貿企業(yè)要么去海外投資設廠,在越南、墨西哥等地承接美國訂單,要么減少甚至放棄美國的生意,去做金磚國家或其他國家的貿易。在林金堂接觸到的客戶里,很多人都在糾結這兩個方向該如何選擇。

不過,甘建軍也承認在海外設廠并不簡單,現(xiàn)在東南亞的產能已經接近滿負荷生產,而且當?shù)毓S交付的時間、質量,跟中國的差距仍然很大,導致許多采購商還是更愿意繼續(xù)在中國進行采購。

展望后續(xù)海運價格的走勢,甘建軍認為這波美線運價的飛漲維持不了多久,因為從長期趨勢看,美國采購商在分散采購的同時,關稅也在打壓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,需求回落,也就難以支撐運費繼續(xù)走高。

鐘哲超則認為,年內外貿市場以及聯(lián)動的海運市場能否維持熱度,還是可以關注兩大機遇,一是東盟、南美、非洲釋放的增長潛力,海運的數(shù)據(jù)也反映出,4月份中國對美國出貨量低迷的同時,東南亞航線的運價則十分穩(wěn)定甚至穩(wěn)中有升,二是如果俄烏沖突能在年內完成談判和?;?,戰(zhàn)后重建對出口和物流企業(yè)來說將是一大機會點。

責任編輯: 陳勇洲
聲明: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、準確,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,據(jù)此操作風險自擔
下載“證券時報”官方APP,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,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(tài),洞察政策信息,把握財富機會。
網友評論
登錄后可以發(fā)言
發(fā)送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
暫無評論
為你推薦
時報熱榜
換一換
    熱點視頻
    換一換